测试前准备:我们借来了技嘉 Z790 AORUS TACHYON 主板,这是专为超频而设计的主板。其有着专门 15+2+1+1+2 相供电设计,特殊的内存布线设计和内置超频按钮开关,让我们在对 DDR5 内存超频的时候更加轻松。
不仅与此,技嘉 DDR5 电路设计解锁 DDR5 电压控制,并各家 PMIC 供应商以实现更高兼容;同时 PMIC 安全模式解锁为可编程模式,并以宽范围控制 DDR5 电压,将能将原生 DDR5 内存转换为超频 DDR5 内存。
至于内存方面,我们这里拿到的是影驰 HOF CLASSIC DDR5-7000 C32 内存套装,BIOS 中的 SPD Info 信息中可明确看到此内存为海力士颗粒(之前测试已经证明为 A-DIE 颗粒),XMP 档为 7000MHz C32-42-42-112,是条较为高端的高频低时序性能条。
当然我们在测试前还是说明我们是如何测试的:本次测试内存频率为 DDR5-4800、DDR5-6000,以及 DDR5-7000 这三个频率来观察内存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表现,当然这里我们会加入开启“Hight Bandwidth”(高带宽)与“Low Latency”(低延迟)这两功能的频率进入测试中,如 DDR5-4800 HBLL 与 DDR5-6000 HBLL。(HBLL代表开启了高带宽和低延迟功能)
关于数据方面,我们这里测试了内存的理论性能,日常应用办件,理论创作能力、内容创作性能,以及游戏性能等五大方向进行性能对比,数据最终会形式图表的方向给大家参与。
内存理论性能方面,AIDA64 理论性能测试程序相信各位玩家也是经常用的了。大家可以细看一下内存的读取与写入速度,随着内存频率从 DDR5-4800、DDR5-6000 上升到 DDR5-7000 读写速度都是阶级式的提升,提升幅度还是比较可观的数值。
当主板上开启 HBLL(Hight Bandwidth&Low Latency)这两个内存优化功能后,AIDA64 中的理论性能提升还真的猛,尤其是 DDR5-6000 HBLL 的数据已经很接近 DDR5-7000。而且 DDR5-6000 其实我们没没有对小参数进行优化,若是微调小参数,或者数据会更好看。
那除了 AIDA64 内存测试外还有什么关于内存理论性能的呢?这里我们与 GPU 测试的时候一样,用上了 3DMARK,其包括了 GPU 测试中的处理器得分,以及单独的 CPU 理论性能测试,所以我们就拿这两个来进行测试。
从 CPU Profile 小项结果来看,随着内存频率越高,处理器的最大线程理论性能得分就越高,但是四核以下的性能提升就非常有限了。
TimeSpy 与 FireStrike 是我们经常在测试 GPU 时使用的,但测试中其实包括了处理器的理论性能,那不同频率的内存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FireStrike 算的是物理分数,明显对内存的频率并不敏感,而 TimeSpy 的处理器得分是随着内存频率的提升而提升的,同样 DDR5-6000 频率就已经有着较高的效率,而 DDR5-6000 HBLL 已经比 DDR5-7000 性能数值都要高了,这内存优化技术着实牛逼。
GeekBench 我们测试了两代,同样的数据表现,DDR5 频率对处理器的单核性能提升相当有限。最明显的仍是处理器的多核性能表现上,DDR5-6000 HBLL 数据还是很养眼呀,这是来翻桌子的吧?
无论是 7-ZIP 还是 WINRAR 都是我们常用到的压缩软件,压缩的快慢同样是根据整套系统的性能表现。高频率的 DDR5 对解压缩方面的性能影响不大,反而是压缩方面,会根据频率提升而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只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HBLL 功能果真会对应用有着这么大幅度的性能提升罢了。
V-Ray 与 Blender 这两个渲染方面的测试程序我们这里就不分开说了,DDR5 高频条对渲染的提升是有,但仍是比较有限。若是进行大工程文件的渲染,那么直接读取 XMP 和开启 HBLL 就好;而若是超大型的工程文件,那么还是建议保守做法,低频开 HBLL 功能,一切以稳定制胜。
PCMARK10 测试同样是整个系统的性能测试,我们看 PCMARK10 Extended 的总分就好了,小项测试中的波动有一些,但总分仍是根据内存频率的提升而提升。看着部分的性能提升不大,但是你购买的 A-DIE 颗粒后,这样的性能默认就是送你的,你不白嫖一下?起码是开启 XMP 与 HBLL 功能吧!
UL Procyon 包括了 OFFICE 日常办公软件、PS、LR,以及 PR 等多个性能的测试,总的变化与 PCMARK10 一样。DDR5 的频率提升直接影响到整机的照片编辑、批处理视频编辑能力,尤其是 HBLL 功能已经比 DDR5-7000 频率的数据都要好了,真强。
当然有人认为 UL ProcyonI 不太接近真实使用,那我们再利用 PugetBench 提供的测试程序,对 PS、LR、PR,以及达芬奇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其实与 UL 大多数的一样,高频 DDR5 是有着更大优势的,HBLL 效果是有的,但是仍不如高频低时序的 DDR5-7000 来得高效率。
当然你说我们 DDR5-7000 这个 XMP 之后还能不能开启 HBLL 功能,那必须是可以的,只不过我们时间有限,测试数据多而复杂的情况下,我们下次再有机会为大家展示。当然主要是 HBLL 功能的确是对整机的性能有帮助的,无论是游戏、日常应用,还是内容创作这些都可以提升;而 HBLL 功能是比较适合经常使用 PS、PR 与 LR 的内容工作者。
当然啦,若是动手能力足够好,对自己的处理器 IMC 与内存体质有着无限信心,那么笔者认为手动超频才是你最佳的选择。于笔者一样只需要简单的控制一下内存频率就能得到更佳的性能提升。